□通讯员 秦萱
(资料图片)
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
“过年不到夫子庙,等于没过年;到夫子庙不买盏灯,等于没过好年。”夫子庙花灯对于南京人意义非常,今年1月22日(正月初一)至2月8日(正月十八)期间,夫子庙西广场东牌楼路将举办传统灯市。
“目前只来得及做了100多个生肖兔子灯,已经全部被订光了,得继续赶工,不然灯市现场只能带经典荷花灯去销售了。”1月17日下午,记者来到秦淮区旭光里小区,在秦淮灯彩省级非遗传承人陆敏的家中,不大的房间里,秦淮灯彩的经典荷花灯挂满屋顶,地面整齐铺放着制作了一半的兔年生肖灯,约一米长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糨糊、剪刀等制作花灯的各种工具,说话间,陆敏手指交叠穿插,一只兔子灯的“批毛”就粘贴完成。
“灯市重启,我们的精气神都起来了,南京人过年逛逛红火的灯市,能感受更浓郁的年味。”提起今年灯市重启,陆敏难掩激动,1月10日得知灯市重启后,55岁的他立马重新盘点已有的材料,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每天至少忙到夜里一两点。
陆敏告诉记者,他已经选好了东牌楼灯市的摊位,大年三十晚上会提前去布置现场,初一就带上不同大小的荷花灯去售卖。“传统手扎灯工序繁多,扎制起来耗时比较久,目前荷花灯的存货加起来也只有500多盏,预计初五就能卖光了。”陆敏笑着说,他对花灯的销售信心满满,一定会带来兔年最美好的开局。
不仅要赶制花灯,对花灯手艺人而言,挑选一个“心仪”的摊位也很重要。1月17日下午,夫子庙景区旁的东牌楼路上,60余个摊位正在搭建中,已经初具雏形。现场,不少灯彩艺人经过“摇号”后正在挑选自己的摊位。
“38号摊位还空着吗?这个位置好,我就选这个。”贺维勇是秦淮灯彩区级非遗传承人,最擅长扎传统“菠萝灯”。匆匆赶来的他在现场溜达“研判”一圈后,登记选择了38号摊位。
贺维勇告诉记者,1月初收到东牌楼灯市重启的消息后,他连忙在家“补货”,赶制“菠萝灯”。“天气预报说春节会下雨,下雨的话得提前做好防雨措施,保护好花灯。”贺维勇一边念叨着,一边拿起卷尺,认真测量起摊位的长宽高。这一测量,贺维勇又犯愁了。“我家的‘菠萝灯’需要小三轮挂起来才好看,这摊位高度放不下我的三轮车。”说话间,搭建的工人也赶了过来,几经商量,将38号摊位连接处的铁架子换成了“短款”,贺维勇这才放下了心。
“今年灯市重启,生意肯定好!家里只有300多盏菠萝灯,我得赶回去继续扎花灯了!”短暂告别后,贺维勇就骑上电瓶车匆匆离去。
灯市搭建现场的另一边,秦淮灯彩区级非遗传承人陈英也正和丈夫一起挑选摊位。“新的一年,又迎来灯市,生意一定能红红火火。”陆英笑着说她家主要扎花篮灯、蛤蟆灯等传统灯彩,大年初一上午8点多就准备赶过来,博个好彩头。
夫子庙文旅集团灯彩公司总经理助理颜清介绍,今年东牌楼灯市共邀请了60余名灯彩艺人参与。“3年没开线下灯市,今年线下灯市重启,灯彩艺人都信心百倍,要在夫子庙营造浓浓年味,吸引人流。”颜清介绍,疫情三年,灯彩公司也为手艺人的生存想了很多办法,花灯艺人一年的心血全部花在春节的销售上,无论是营造新消费场景还是加强线上销售模式,他们不断尝试着新的方法,努力恢复景区的烟火气息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东方包装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